安岳法院:孔雀村巧解叔侄心结
安岳法院双龙街乡孔雀村“无讼”服务点扎根乡土,将司法的温度与乡村伦理智慧相融合,通过化解一桩桩“小纠纷”,把“无讼”理念播撒进千家万户,赢得群众由衷赞誉。
孔雀村的周某甲与周某乙本是血脉相连的叔侄,两人均已年过八旬,比邻而居,关系融洽。
2024年,周某乙家翻建旧屋。然而,新房紧靠后山,土质松软,雨季泥石流隐患成了全家人的心病。
2025年春节刚过,周某乙家便急着在后坡开挖排水沟。
周某甲家见状,以该地属其责任田为由进行阻拦。
在多次要求恢复土地原状遭拒后,两家矛盾升级,亲情蒙尘。
孔雀村“无讼”服务点接案后精准发力。
办案法官、调解员与基层组织迅速组成专业调解团队进行前端化解,坚决避免矛盾久拖不决、激化升级。
调解团队赴现场实地查勘,了解水沟现状,研判修建必要性;并走进周某乙家中,面对面进行情、理、法的沟通疏导。
针对周某乙房屋确实存在的安全隐患,以及水沟可能对周某甲土地经营权造成的影响,周某乙接受调解团队建议,承诺将优化水沟布局并给予周某甲一定的经济补偿。
至此,困扰两家的纠纷在诉讼前端圆满化解,往日的情谊得以重续。
纠纷解决后,周某甲说:“其实他们家为安全修条水沟没什么,只是他们无视我家的土地经营权行事才让人憋屈。你们的话说透了、情理疏通了,憋屈的气自然就消了,全家就接受了。”
孔雀村“无讼”服务点的成功实践,是安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、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写照。下一步,安岳法院将持续深化“无讼”理念的实践探索,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、前端化解、关口把控的工作机制,通过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点的桥梁纽带作用,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,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,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司法力量。
编辑:彭嘉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