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岳县双龙街乡:以“三化治理”为抓手,织密禁种铲毒“防控网”
为全面落实上级禁毒工作部署,安岳县双龙街乡坚持“预防为主、打防结合、综合治理”原则,创新“动态化监测、精准化管控、社会化联动”工作机制,推动禁种铲毒工作由“阶段突击”向“常态长效”转变。
动态化周期监测,破解“时间盲区”难题
根据毒品原植物生长周期,分阶段实施精准防控,联合大足区高坪镇和潼南区卧佛镇、五桂镇组建“无人机+网格员”监测队伍,按照毒种—毒株—毒果分阶段实施精准防控,开展“春播、夏管、秋收”全周期动态监测。搭建川渝边界禁毒信息共享平台,实时交换非法种植预警信息,联合研判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,提升打击精准度。
△开展种子检查
精准化区域管控,破解“空间盲区”难题
按风险等级划分管控区域,一级风险区(废弃厂房、山区),坚持每周“无人机巡查+人工核查”;二级风险区(边界地带),联合公安、毗邻乡镇每月踏查;三级风险区(农户庭院),落实网格员每日“一对一”巡查,同时与毗邻乡镇签订《边界禁毒协作协议》,划分“责任田”,明确交界区域管控责任人,建立“联合踏查、交叉巡查”机制。
△无人机巡查
社会化协同治理,破解“责任盲区”难题
发动村社干部、护林员、志愿者等力量,组建“禁种铲毒先锋队”,形成“乡-村-社”三级联动网络责任体系。联合公安、司法、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,形成部门协同抓禁毒工作合力,对非法种植行为“零容忍”。通过“院坝会”、微信群、宣传车等形式,普及禁毒法律法规,设立举报奖励制度,鼓励群众举报非法种植线索,形成“全民参与、群防群治”的良好氛围。
△与公安交警开展联合检查
下一步,安岳县双龙街乡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,深化综合治理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打非法毒品原植物种植行为,全力打造川渝边界“无毒净土”!
编辑:彭嘉豪